山东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国内领先!2025年将达1000亿元以上 全球短讯
近年来,山东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高起点培育以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从加强顶层设计、推进集群发展、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以及培育平台载体等方面,谋划实施“一个行动计划、一套政策措施、一个产业联盟、一批行业应用、一个创新大会、一个国创中心”的“六个一”推进举措,加快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做强做优做大。力争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位居国内前列,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做出应有贡献。
(资料图片)
新黄河记者获悉,2022年,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链200余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730亿元,产业规模国内领先。按照计划,山东力争到2025年虚拟现实全产业链规模提升到1000亿元以上。
打造政策矩阵,发挥省市联动效能
6月30日,新黄河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,聚焦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,山东省打造了一个行动计划、一套若干政策,外加重点市推进政策的“1+1+X”政策矩阵。
山东启动实施“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,加快形成以青岛为中心、济南潍坊烟台威海四市联动、其他市协同的“1+4+N”产业布局,到2025年虚拟现实全产业链规模从600亿元提升到1000亿元以上。
山东印发“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”,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,重点围绕优化产业布局、支持研发创新、培育优势主体、加大推广应用、强化人才引育、落实要素保障、加强组织实施等7方面,提出13条含金量高、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。济南市、青岛市、潍坊市出台多套推动虚拟现实、元宇宙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,省市联动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。
壮大规模优势,推动产业聚集发展
从统计数据看,2022年,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链200余家重点企业实现营收730亿元,同比增长20%以上,产业规模国内领先。抖音集团pico等31个项目签约落地,总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,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济南打造全国元宇宙产业高地和应用标杆城市。青岛市建设虚拟现实产业园区,重点引进一批虚拟现实终端设备、内容制作及应用服务等生态企业。潍坊市打造元宇宙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都,建设“一区一园”,为Meta(脸书)、索尼等国际一流客户提供整机产品服务。
山东省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正式成立,歌尔股份当选联盟理事长,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,行业龙头引领抱团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在建立。
加快应用融合,树立产业发展新标杆
山东省聚焦打造行业应用,拿出真金白银,开展产业推进行动。
截至目前,山东已累计发布虚拟现实优秀解决方案58项,持续壮大应用创新生态。统筹财政资金1770万元,共支持10家虚拟现实公共应用体验中心建设,涵盖智慧党建、智能制造、海洋科普、数字医疗、现代文旅、职业教育、能源化工等多个领域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,在制造领域,通过虚拟现实与客户远程的运维指导,客户服务的运营成本降低30%。在教育培训领域,通过搭建全流程系列化的VR虚拟仿真系统,实现新员工、转岗职工培训,培训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强化协同创新,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
从研发创新能力看,山东省拥有十余家专业从事虚拟现实领域的高端研发机构,国家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(青岛)正式获批组建,汇聚了国内虚拟现实产业零组件、整机、核心工具、内容应用、投资等全产业链环节的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。
依托共性技术研发平台,山东沉浸声学、VR/AR专用开发引擎等技术全球领先,云渲染系统、实时光线追踪算法等技术国内顶尖。通过打造全球领先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,推动了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一体化发展,完善虚拟现实产业链条,提升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全球竞争力。
据介绍,下一步,山东省将聚焦平台服务、智能硬件、场景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,综合发力,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做大做强,为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。
新黄河记者:黄敏
关键词: